富源县着力打造地域特色品牌
| 招商动态 |2012-06-06
走进富源县后所镇迤后所村黑沙坡,一个现代化大型养殖场就建在山头。据养殖场参股人肖志华介绍,养殖场占地110亩,采用现代化养殖技术养殖大河乌猪,仅去年就出栏肥猪6000余头。下一步,准备建立自己的屠宰场,推进养殖、屠宰、加工一体化经营。
近年来,富源县围绕打造“百万头大河乌猪产业示范县”目标,计划到2015年,培育年出栏万头以上大河乌猪规模养殖户24户、千头以上规模养殖户70户、百头以上规模养殖户800户,建规模化养殖小区290个。围绕打造“全国魔芋产业示范县”目标,确保到2015年,魔芋种植面积达15万亩、产值达5.5亿元,发展魔芋专业合作社30个以上,带动农户4万户,魔芋加工转化率达55%,农民人均魔芋种植收入达3000元以上。此外,加快寨子口高效农业生物产业园和古敢乡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,确保到2015年,全县核桃栽植面积达60万亩,实现核桃产量1150吨,扶持核桃精深加工企业2至3个,实现核桃产值4000万元以上,实现蓝莓产量1900万公斤、产值3100万元,形成集种植、研发、加工、观光为一体的蓝莓产业园。
据了解,该县每年投入3000万元信贷资金,支持规模养殖大河乌猪。每年划拨12万元作为大河乌猪原种保护、选育提高的差额补助;划拨25万元作为疫苗和重大疫病免疫的补助;县科技局每年投入10万元作为保种、选育和培训的经费。在魔芋产业发展上,不断提高科技含量,扶持发展龙头企业,初步形成了“基地+公司+农户”和产加销一条龙的魔芋产业发展格局。目前,全县种植魔芋农户达30263户,种植面积在万亩以上的乡镇有4个、千亩以上的村委会有28个。目前该县已初步形成高原特色农业生产规模化、加工产业化、产品品牌化的发展格局。
